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刘道玉和他的创造教育
智效民 2010-07-08
分享:

近年来,我们总是强调要培养创造型人才,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刘道玉历经25年漫长岁月捧出的创造教育书系,就全面反映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创造教育书系共有5本:《创造教育概论》,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创造教育的著作,在书中刘道玉围绕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对创造的本质、创造力的要素、创造过程与认识论的过程、创造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以及实施创造教育的制度、方法和环境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创造教育新论》,收录了刘道玉在 1996 年至2003年8年间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成果;《创造:一流大学之魂》,集中了刘道玉对创建一流大学的思考,提出了 “塑造大学的创造之魂”的目标;《创造思维方法训练》,是刘道玉开展创造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晶,可以看做他对创造教育的实验性探索;《大学生自我设计与创业》,是刘道玉对实行创造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所提出的人生设计和安排,也是检验创造教育结果的重要途径。

刘道玉先生今年 77 岁。他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随后又师从曾昭抡教授从事化学研究。“文革”结束后, 他担任过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在恢复高考制度和研究生制度上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1981 年,他出任武汉大学校长,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武汉大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该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战线上的深圳”。后来,他被迫离开校长岗位,选择了“不当教育家,就当思想家”的人生道路。20多年来,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思考和研究从未间断过。由于刘道玉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又能参照国际高等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所以他的研究成果总是鞭辟入里,他的批评也往往发聋振聩。

刘道玉认为,当前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使大家对教育有“四个不满意”:一是学生不满意,二是教师不满意,三是家长不满意,四是用人单位不满意。这与创造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有很大关系。对此,刘道玉开出了三剂“药方”:一是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二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三是摒弃大一统的教育领导体制。

在谈到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时他分析说,教育包括“教”和“育”两个方面:“教”是“上施下效”的意思,“育”是“培养成长”的意思。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前者以被动接受为主,后者有很大的主动成分。因此,教育就是一个由被动变主动、最终完全摆脱被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学校只强调“教”而不重视“育”,那就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上行下效、毫无创造能力的庸人。古代的科举考试与当代的应试教育,都是这样的教育模式。

刘道玉指出,这种教育模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塑造”的理念。所谓“塑造”,“就是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具,把原料注入模具中,然后出来的就是流水线上规格相同的批量产品”。他认为,如果“国家教育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塑造大学”,就会导致“千校一面”;如果“各个大学又按照统一的要求塑造学生”,就会导致“万人一格”;如果“学生家长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塑造子女,要求他们‘成龙’‘成凤’”,就会“使他们失去自己的理想”……总而言之,“塑造这个理念已经渗透到一切领域,成了教育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绝大多数中国人丧失了创造性”。相比之下,西方教育理念的源头则是“成长(growing)”。“所谓成长,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包括人的智慧) 在一定的条件下,任其自由生长,由幼小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在英语中,‘grow’一词包含有生长、发育、增长、长大、逐步变成等意思,它十分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国家自由教育的理念。”

刘道玉的说法与我国老一代学者的看法如出一辙。已故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丰子恺先生也曾画过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做泥人的师傅,正在非常认真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旁边摆着一个个从模子里脱出来的泥人。叶圣陶看到这幅漫画后曾感慨地说:“受教育的人绝非没有生命的泥团,谁要是像那个师傅一样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他的失败就肯定是无疑的。”现在看来,如今的应试教育与制造泥人没有什么两样。

刘道玉还说:“成长教育是西方教育理念的核心,它贯穿于从幼儿到研究生的教育全过程中。在西方国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开明的,是顺应自然发展的,他们几乎从不干预幼儿的兴趣,更不会强迫孩子应当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他们倒是十分重视对孩子自身的锻炼,要孩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到了中学和大学,学生选择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从事什么职业,都由学生自己作出决定,没有什么人可以干预他们的自由选择。”为此,他提出以自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为内容的创造教育模式,希望为中国的教育找到一条出路。

此外,这套书系还就教育的其他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些讨论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也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原载于《读书》2010第3期 总第59期

( 作者系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上一篇: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