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
刘道玉 2021-06-21
分享:

知识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创新,它向沿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呼唤一种新的大学精神,企盼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早在20多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教育改革困扰时曾尖锐指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的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还特别提到:“经验证明,内部改革之所以没有成效,或造成人才和精力的巨大浪费,这通常是因为上面的管理与下面的行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不好。这样便使得那些具有创造性、富于想像力的改革家们孤立起来了。”

20年过去了,我们大学的教育状况如何呢?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进步,但这些进步主要是量的增长,或者是一些添枝加叶的修饰工程。从根本上来说,教育观念仍是陈旧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学方法是死板的。旧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很明显,它们是与现代教育的开放型、创造型、思辨型与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相悖的。我们大学的改革,之所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一方面是没有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新的教育观念。美国学者C·W·莫里斯曾形象地比喻:“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而观念是来自有思想、能说善写的人。”这就是说,观念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既可以阻止社会的变革,又可以把社会推向前进。

去年,在国内某重点大学里,一个已毕业而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一纸状子把母校推上了法庭。对此,议论纷纷,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乏其人。很显然,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这种由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校评审委员会,看似科学,其实并不科学;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看似民主,其实并不民主。这件诉讼,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教育的“三性”保守观念。然而,对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的评审制度,年复一年,校校如此,竟没有人提出质疑,更无人敢于去改革一下。

从教育模式看,我国大学的教学仍深深地陷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模式的窠臼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今日的大学。这种模式和制度的保守性在于:以教师为中心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客体,维护教师的绝对权威,这与当代教育自由平等的原则是相悖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弊端在于满堂灌,使教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特别是脱离了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以课本为中心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妨碍了学生广泛阅读、深刻思考,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中心”的教学制度,最早始于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分班教学”。他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教师是一个稽查长”,“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的功绩在于,他是第一个企图发现教育规律性并根据人的本性来组织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针对中世纪经院式的死寂空气,改革传统的个别施教为分班教学,使教育发展为全民的事业成为可能。因此,夸美纽斯受到教育界的尊重,他本人被尊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但是,夸美纽斯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不能要求他预测到今天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不能把他创立的“三中心”教学制度原封不动继续沿用。然而遗憾的是,300多年以来,我们先后所进行的一些改革都丝毫没有触动到这些制度,依然把它们视为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致使我们的大学教育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我们可以预见,一场教育观念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场改革将是全面的、深刻的和连锁式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次巨大的变革,将会涌现出适应这种变革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并将最终产生出当代教育的“哥白尼”。

二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有句名言:“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这句话的重大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人的自我设计思想,这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什么?这好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完全明白它的真谛。据查,在文献中,给教育下定义的表述多达65种,可谓见仁见智。不过从根本上说,把教育定义为:“是设计和塑造成功人的实践历程”是符合现代精神的。如果这一观点得到认同的话,那么设计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模式就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过去的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设计不正确,塑造的模具不适用,教育的模式太保守。

那么,21世纪的大学教育模式应当是什么样的呢?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也将是揭开众多的科学奥秘的时代。很显然,适应这一时代需要的人,只能是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的人才,而他们也惟有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

设计大学创造教育模式,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大无畏的改革精神,不破除旧的教育模式,那么新的创造教育模式就立不起来。因此,设计新的大学创造教育模式,也就是教育再发明。为此,我们必须以21世纪为坐标,以人生的最大价值为目标,以成功人的各项优良素质为参照系。惟有如此,才能设计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

其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国内大学开展创造教育的做法是,在某些大学开设了创造学、创造技法或创造教育学选修课,以传授创造学的基本知识。应该说,这种做法是有益的,对推行创造教育是一个进步。但是,它丝毫没有触动到旧的教育模式,在总教学计划中,仅仅起到点缀作用。然而,新构建的创造教育模式不仅要传授创造学的知识,而且要带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不仅要启迪创造思维方法,而且还要催生发明创造成果。

再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可推广性。教育模式是由一定教育观念抽象出来的标准教育形态或可以让人们照样子去做的标准教育方案。因此,设计一种教育模式不是为模式而模式,而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需要。一个模式的正确与否,惟一的是要经过实践检验;它能否推广,主要不是靠行政的干预,而是靠模式本身的实效,靠它所代表的新生力量。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构想出了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一种模式,我把它称作“SSR模式”。第一个S是英文词组“Studyindependendy”的缩写,可译为自学或独立的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学习的一种方式。第二个S是英文单字Seminar的缩写,指大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一种形式,有时也指讨论式的课程。R是Research的缩写,意思是研究、探索。它是由字冠Re和词根search组成的,因此也可译为再寻找、再探索。

自学既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最值得提倡和推行的学习方法。我们说它古老,是因为自孔子始到现代的许多著名大学者,无一不是靠自学成才的,他们的知识也主要是靠自学而获得的。在面向21世纪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自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光适用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人,也包括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一切人,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都要普遍采用自学的方法来学习。

早在19世纪,在德国的大学里,开始使用课堂讨论方法。然而,把课堂讨论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方法,还是美国哈佛大学于1904年首创的。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外十分流行,形式也多种多样。

把科学研究引入到大学中,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09年倡导的。他认为,大学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于各种科学的统一性有相当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应当是对学生从事研究的一种引导,学生的任务应当是独立研究。自20世纪初,美国引进了德国的“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新体制,造就了一批世界闻名的研究型大学,既出了成果又出了人才。

SSR为什么能成为一种创造教育模式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SSR代表了世界古今教育之精华,特别是经过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它们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的教学方法。

第二,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创造,是与“三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法根本不同的。自学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是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学习方法。课堂讨论是双向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达到激励灵感和产生新思想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它不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

第三,SSR既反映了教学内在的联系又符合认识规律。自学是基础,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学中提出的有代表性、启发性问题,依靠集体智慧,展开自由讨论,以达到既解决问题又训练思维方法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既有研究价值又具备研究条件的难点和疑点,深入进行研究,以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

总之,SSR分别代表三种学习的方法,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SSR又代表三个学习的阶段,由初级到高级,一环扣一环,一步比一步深入。SSR分别作为单个的学习方法,本早已有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组合思维方法,把它作为大学的创造教育模式,以挑战“三中心”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并希望由此而引起大学教学领域里一场全面的、深刻的革命。

三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学科,任何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必须能够付诸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时,我们方可以说某个教育理论或模式是正确的。同样地,提出“SSR创造教育模式”,尽管有其依据,但它也有待实践的检验,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认定“SSR创造教育模式”推广的价值。

“SSR模式”是一个普遍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重点大学也可在普通大学推广;不仅适用于文科学生也可在理科学生中试行;不仅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采用;不仅适用于专业课也可以拓展到基础课。尽管如此,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实施“SSR创造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阻力。我们要像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为它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转变观念,排除思想障碍

经验反复表明,任何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时,都会遇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挠,有时甚至是拼死的反抗。同样地,推行“SSR创造教育模式”,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思想障碍主要有三:即在自学上的依赖性、在课堂讨论中的泛式性和对待科学研究的神秘性。

人们大多认为,自学是个好办法,但是真正采用自学成才的人却只有极少数。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中,推行自学更是困难重重。难在何处呢?依我看,自学的阻力既来自于学生也来自教师,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法定的讲授制度。就学生而言,主要是怕艰苦,对教师有依赖思想。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受讲授制度的束缚,不明白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他们能够给予学生最大的贡献,乃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助。妨碍自学的主要借口是学生看不懂,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对此,有一个很有力的例子,说明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据报道,16岁的安徽学生赵梅生,于1996年高考时,居然以63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可他却是一个农村穷学生,他自小学四年级一直坚持自学,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他的体会是:“自学是靠自己提出问题,又由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再难的问题都由自己去解决。”赵梅生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自学是一个普遍的学习方法,一个仅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而获得成功,难道大学生和研究生们还不能够自学吗?

鉴于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爱提问题,怕争辩,因而课堂讨论的效果都不大好。有的开会不发言,有的仅仅提一些知识性问题,难于就一些实质性问题开展思想交锋,更不敢提出独特的见解,不能发挥讨论课对启发思路和激励灵感的作用。我所说的泛式性,就是指在课堂讨论中的形式主义,泛泛而论的习气。为了克服这些不良的学风,须花大力气,否则推行“SSR模式”就会落空。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批评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是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关键是要破除对科学研究的迷信,打破人为存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的鸿沟。科学研究是探索求知,而未知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么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有所发现或发明。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高斯、天文学家伽利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化学家鲍林等,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研究,并在相关领域里作出了重大的发现或发明。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大学生开展科研是可行的,每个大学生都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的素质

美国教育家里欧·巴士卡里雅曾说:“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成功,因为我们从不帮助老师们撕下教师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从来不使他们认识到老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这段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偏激,但却点到了问题的要害,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讲授课程,而学校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又多半是从教师出发,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选定的。教师讲授课程的特点,倾向于重复过去,并且容易导致形式化、公式化、标准化。这种“讲说章句”式的教学,严重地背离了时代精神,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按照“SSR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基本上将被学生的自学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被取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少的,只不过他们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同时,由于网络学习的兴起,也促使教师职能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未来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目前要担负起新的职能还是有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本身接受了知识面很窄的专业化教育,仅仅担当教学单一的角色。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主要是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学会做科学研究工作。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推行新的教育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精简课程,编写便于自学的教材

目前,大学里课程设置太多,内容陈旧,课时太长,统一过多,致使学生负担太重。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由国家组织力量方可完成。从课程改革方向看,应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多开设短课、研究型课、选修课、思维方法课,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从教材内容看,应当贯彻“少而新”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既便于自学又有适于开展课堂讨论的参考题和提示。

总之,改革课程和教材是实施“SSR创造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基础,一定要抓紧抓好。设计和实施“SSR创造教育模式”,是大学教育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对策之一,是引发高等学校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尽管实施“SSR模式”不是一件易事,但也绝不是望而生畏的难事。只要我们发扬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我们就一定能够创建一种反映当代大学精神的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2期)

上一篇:刘道玉著作:《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 下一篇:刘道玉著作:《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