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刘道玉著作:《教育问题探津》
管理员 2021-07-09
分享:

《教育问题探津》凝缩了刘道玉先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思考,有对现实的担忧,也有良药之方,给当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启迪,读来令人有潇洒畅快之感。刘道玉先生服膺康德的“人是目的而非工具”的哲思,始终以人为本、为教育核心,表现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是为学生成才服务的,也可被称为“学生成才中心”论。这个核心的确把握住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即为教育对象成才而设立。

《教育问题探津》

作者:刘道玉

版本:北京出版社2019年1月

刘道玉先生是一位启蒙主义者,他认为中国社会启蒙还远没有完成,而教育的本质定位应为对心智的启蒙。有趣的是,先生将欧洲兴起的以理性主导的启蒙与中国“得师启蒙”混用接通起来,试图走向一种中西融合的启蒙。他认定教育的启蒙即心灵与智慧的启蒙,智慧才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学习的最高目的。由此,我们能试图破解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先生铿锵有力地给出简明的答案:第一要建立大学可行的“创造教育模式”,第二须放弃“高大全”的办学模式,第三创造教育需从少儿抓起!可谓是三语中的,直刺弊端,是为“心解”也!不仅在理论沉思上,在实践中先生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采取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做法,强调了“自学”才是成才的必由之路,由此走向创造性学习的道路上去。他抨击如今“大师满天飞”,提出大师要博通古今,做出创造性贡献,须得成为学派首领,而且道德与人品也堪为人师,才能称为真正的大师。学派也是如此,尽管学术争鸣促进学派发展,但是他对学界“个立山头”的倾向极为不满,一个人怎可自成一派?

刘道玉先生深谙大学建设之道,不仅对大学教育颇有心得,对于少儿智力培养、家庭教育养成、教育之爱的情感本质等也颇有论述。他的理论都不是在学斋里玄想出来的,而是针对中国教育病根“下药”。他反对学校以课堂、课堂以教师、教师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论”,认定教师既是先生又是学生,从而要突破中国教育业已形成的桎梏。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学生的成才,正确对待考试的分数,创新出“中国教育价值观”……由此中国教育才能获得明确的尺度和准则。

刘道玉先生年轻时想做一名诺贝尔式的发明家,但在中年被推上了大学校长的位置,将研究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少了一位发明家,却多了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

内容简介:

关于教育,我们想要问的太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什么是中国教育的病根?怎样以实验来推动教育改革?怎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这一系列困惑我们的问号,最敢说真话的“武大蔡元培”刘道玉校长将在本书中为我们一一解答。本书探讨了关于教育的36个问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回答“是什么”,下篇则着重回答“怎么办”。耄耋之年的刘道玉先生,“教育改革”是其一生的关键词,际遇、权力甚至岁月都无法从他身上夺走对教育改革的执着。本书是他穷尽毕生心力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的总结,其中渗透着他对教育的具有个人标识性的看法和态度,对教育改革的系统思考和探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抨击和建言。对于教育界和广大受教育者,这本书更像是一记警钟和一剂良方,提醒大家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该去往何方。通过本书,“永远的校长”将继续引领我们,找到解决教育问题的渡口。

目录

上篇

一、什么是教育 3

(一)教育的起源 3

(二)怎样正确地解读教育 5

(三)人是教育永恒的中心 7

(四)教育是心智的启蒙 10

二、什么是学习 13

(一)学习是什么 13

(二)学习的本质 14

(三)学习的目的和境界 16

三、什么是大学的真谛 20

(一)大学的真谛之我见 21

(二)“乔布斯之问”的困惑 25

(三)大学需要颠覆性的改革 28

四、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31

(一)中国特有的两个教育术语 32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 34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6

五、什么是精英教育 40

(一)精英理论 40

(二)古今精英教育的概况 43

(三)精英教育的模式 47

六、什么是理想大学 51

(一)理想大学是多种多样的 51

(二)理想大学的基石 53

(三)我心中的理想大学 60

七、什么是教育家 64

(一)教育家不需要政府批准 64

(二)中国绝对不止两个半教育家 67

(三)中国没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 68

(四)集权体制破坏了教育家生长的沃土 69

(五)名师不是教育家 70

(六)教育是一块伟大的实验场地 71

(七)必须取消中学文理分班教学 73

(八)教育家需要有博爱的情怀 75

(九)教育家既要有见又要有行 76

八、什么是学术 80

(一)学与术之别 80

(二)无条件地追求真理 82

(三)独立自由的治学精神 84

(四)当代学术研究潜在的危机 86

九、什么是正确的知识观 89

(一)知识构成的要素 89

(二)知识的本质 91

(三)正确的知识观 93

十、什么是启蒙 96

(一)论启蒙的全面性 96

(二)启蒙是未完成时 99

(三)启蒙的主要途径 102

十一、什么是天才 104

(一)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104

(二)天才大多是痛苦的 107

(三)要珍惜稀有的天才资源 111

十二、什么人可以称为大师 115

(一)这些人能称为大师吗 115

(二)大师应该怎样界定 116

(三)大师要具备四个条件 119

十三、什么是学派 123

(一)学派是古老的学术现象 123

(二)天才凝聚的精英群体 128

(三)学术争鸣促进学派的发展 133

十四、什么是幼儿智力的萌动期 140

十五、什么是爱的本质 146

十六、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155

十七、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160

十八、什么是中国教育的病根 166

(一)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路径 166

(二)一个实用主义的口号 168

(三)功利性是中国教育的圭臬 170

下篇

一、怎样看待大学生的成才 175

二、怎样看待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182

(一)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历史功绩 183

(二)对我国近年高考改革的冷思考 189

(三)大学招生要重录而不重考 194

三、怎样创新中国教育价值观 200

四、怎样走出选择专业的误区与烦恼 203

五、怎样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志趣 210

(一)有理想才有志趣 210

(二)好奇心是志趣之源 212

(三)寻觅志趣的途径 215

六、怎样读懂“我”字 220

七、怎样进行有效的自学 228

(一)人类自学的历史 228

(二)自学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232

(三)自学的有效方法 236

八、怎样创造性地学习 239

(一)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 240

(二)选择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245

(三)争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252

九、怎样做一名开明的教师 256

(一)教师既是先生又是学生 257

(二)必须改革“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260

(三)要正确地对待分数 264

十、怎样觅得创新创业的灵感 269

十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文化 276

(一)自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76

(二)大学要成为创新的发动机 278

(三)让校园成为智慧园 283

十二、我们需要怎样的学风 286

(一)求实的学术态度 287

(二)求真的学术精神 290

(三)求静的学术环境 292

十三、中国现当代为何没有经典名著 296

十四、怎样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304

十五、怎样做好自己清醒的梦 309

十六、怎样办好“少年班” 316

(一)“少年班”是改革的产物 316

(二)“少年班”的成绩有目共睹 319

(三)“少年班”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323

十七、怎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 327

(一)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327

(二)“钱学森之问”的困惑 329

(三)完整版的破解之道 332

十八、怎样以实验来推动教育改革 338

(一)教育也需要实验 338

(二)成功的教育实验家 340

(三)中国教育实验的先驱者 342

跋语 348

上一篇:刘道玉著作:《珞珈野火集》 下一篇:刘道玉著作:《珞珈野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