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创造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领导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能够激发个体的领导潜能。当前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和社会迫切需要那些能够引领变革、驱动创新的领导者。在这一背景下,领导力作为推动创新的关键软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回应社会对创新型领导和变革驱动者的迫切需求,2024年12月9日,一场聚焦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研讨会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与湖北省枣阳市教育局共同主办,旨在深入探讨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意义及有效路径,特别是探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融入创造性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领导力发展,并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潜力。
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勇教授开幕式致辞,以及枣阳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段世才致欢迎辞之后,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夏建国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与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议题上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见解。他以《非理性教育与学生领导力培养》为题,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强调了学生领导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夏教授详细阐述了学生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包括调控力、决断力、引领力、组织力、感召力和执行力等显性能力,以及情绪控制力、关系认知力、优劣判断力等隐性素质。这些非理性因素虽然不以逻辑形式直接展现,但对学生领导力的控制和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提升这些非理性素养,夏教授提出了非理性因素培养教育,涉及情感、意志、心理素质以及理性信仰信念等多个维度的培养,他建议通过艺术、文学、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非理性素养,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强意志品质,提升心理素质。 夏教授还表达了对学生未来的期许,认为通过非理性因素的培养教育,学生们将能够成长为更加全面、优秀的人才,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爱群在《学生领导力培养——班级治理的新思路》的演讲中,深入而全面地探讨了学生领导力的内涵、价值及具体培养策略。他首先明确了学生领导力的本质,即学生对小伙伴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基础素养而非职业素养,它关乎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领导力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老师强调,培养学生领导力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搞好班级管理,让班级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具有领导力的人才能够引领团队、推动创新,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了有效培养学生领导力,张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策略。他建议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深入理解学生领导力的本质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同时,应梳理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资源,如优秀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学生社团活动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在课程层面,张老师主张开发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如建立社团领导力社团、科代表培训、少先队干部、班干部培训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自我领导力和团队领导力的重要性,包括自律能力、学习力、执行力、表达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激励他人的能力等多个方面。此外,张老师还提倡在班级自治和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他认为,通过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参与团队活动,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发挥个人特长,提升领导力。这种在真实情境中培养领导力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枣阳环城街道侯井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荣明强在《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的分享中,详细阐述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领导力的实践方法和重要意义。他强调,自我领导力是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基础,通过设立“小小寝室长”“小小班长”“学习小组长”等角色,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力则是关键,通过寝室管理、小组活动、班级竞赛等形式,孩子们可以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团队发展;创新领导力是升华,要求孩子们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创新。荣校长还通过叠被子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唱红歌比赛等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这些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还激发了他们成为具有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潜力。
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工会主席李婷在她的报告中,以七方镇中心小学为例,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悦”读社团的管理工作来培养学生领导力和促进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她提到,七方镇中心小学在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的爱心捐助下,建成了路石书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在“悦”读社团的管理工作中,李主席遵循“帮、扶、放”的原则,通过选拔小助手、明确其职责、个别谈话引导、放手让小助手自主管理并创新活动、持续跟踪指导等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小助手的领导能力。通过创建“悦”读社团,学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在社团活动中,他们自主选择书籍、策划阅读活动,并积极参与校园阅读推广,促进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发展。李主席的分享展示了七方镇中心小学在培养学生领导力和推广阅读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本次学生领导力培养研讨会上,我们汇聚了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深度挖掘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价值、本质及实践策略。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分享,我们不仅增进了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认识,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武汉大学夏建国教授的演讲让我们深刻理解了非理性教育在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的独特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张爱群研究员则通过班级治理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此外,来自枣阳市一线学校的实践经验分享,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学生领导力培养在实际操作中的生动案例和显著成效。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召唤。我们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学生领导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培养更多具有领导才能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